2022-05-25
(1)对于圆弧外侧压扁严重的管件,采用无芯弯管机弯管时,可将压模设计成带防变形槽的结构,应选择合适的芯轴(必要时可采用多节芯轴组装的柔性芯轴)并正确安装,安装模具时各部分管槽的轴线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2)小半径弯管机弯管时,圆弧外侧的减薄是由弯曲工艺特性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过度减薄,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使用侧面带有助推装置或尾部带有推动装置的弯管机。弯管机通过助推或推动,可以抵消弯管过程中的一些阻力,改善管材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使中性层向外移动,从而达到减少管材外壁减薄的目的。
(3)如遇管弧外侧弯曲开裂,首先保证管子有良好的热处理状态,然后检查压紧模压力是否过大,调整压力使之合适。确保芯棒与管壁之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少弯管机的阻力和管子内壁与芯棒之间的摩擦。
(4)对于圆弧起皱的内侧,应根据起皱位置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前切割点有褶皱,应向前调整芯棒位置,以实现弯管机弯曲时对管材的合理支撑;如果后切点起皱,应安装防皱块,使防皱块安装位置正确,并适当调整压紧力;如果圆弧内侧布满皱纹,说明使用的芯棒直径过小,使芯棒与管壁的间隙过大,或者压紧力过小,不能使管子在弯曲过程中与弯管机的弯曲模和防皱块很好地配合。所以要更换芯轴,调整压模,使压紧力合适。
(5)对于弯曲回弹现象,主要采用补偿法和校正法来控制。补偿方法是综合分析弯曲回弹的影响因素,根据弯曲时的各种情况和回弹趋势,预先估计回弹量,在设计制造模具时,修正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达到“过正”弯曲。矫正方法是在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使矫正力集中在拐角处,改变应力状态,尽量去除弹性变形,克服回弹。比如拉弯过程中,在弯曲的同时施加拉力,使整个截面处于拉应力作用下,卸载时弹性回复与变形方向一致,可以显著减小回弹。